公房承租人逝世 拆迁安置房子女怎样继承
作者: 时间:2017/8/31 8:03:00 来源:法制晚�
摘要:【案情简介】老刘和王老太有三个儿子,一家人住在老刘承租的一套直管公房内,承租人为老刘�1990年老王太去世,2002年公房租赁期满没有续签,2005年老刘去世,老刘去世后没有留下遗嘱,公房也一直未变更 ......
【案情简介�
老刘和王老太有三个儿子,一家人住在老刘承租的一套直管公房内,承租人为老刘�1990年老王太去世,2002年公房租赁期满没有续签,2005年老刘去世,老刘去世后没有留下遗嘱,公房也一直未变更过承租人�
该公有房产住房一直由大儿子刘一及其儿子刘明居住,该公有房产住房内有刘明和二儿子刘二的女儿刘小小的户口�
2007年,北京市进行危旧房屋改造,该公有住房在该拆迁范围内�2012�10月,刘明作为被拆迁人与某房产开发商签订了《北京市城市房产住宅房屋拆迁安置补助协议书》,协议上被拆迁人一栏写着“老刘(已故)、刘�”,约定在海淀区某小区为其安置一套房产住房,该房产房屋已�2015�7月交房,目前尚未办理房产权证,该房产房屋现由刘明居住�
刘明认为,老刘签订的承租协议已�2002年到期,到期后也没有续签,且老刘已于2005年去世故不再是公房的承租人,亦不能作为被拆迁人享有拆迁利益。其为该公房的被拆迁人,故据此享有该回迁安置房的所有权益�
两个弟弟认为,该公房的承租人一直没有进行过变更,父亲遗留下来的公房为其遗产,因该公房拆迁而得的回迁安置房应作为父亲的遗产进行分割,刘小小认为其户口在该公房内,故对该回迁安置房享有居住权和使用权。双方无法协商一致�
【律师解读�
北京市东元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李松认为,老刘去世后该公房承租人并没有进行变更,继而发生了拆迁,从而转化成了该房产安置房的相关权益。虽然直管公房处置权本身不能直接发生继承,但公房的承租权,不同于一般商品房租赁合同,承租的公房具有很大的财产权利、其租金远低于房产市场租金水平,拆迁后,该公房已转化为具有商品房性质的不动产权,该房产安置房应当被视为老刘的遗产�
虽然在拆迁之前老刘已经去世,但是其生前对该公房的承租权,在拆迁后已转化为一种财产权益,由此承租公房转化而来的安置房也应该作为遗产由所有继承人共有,故由所有法定继承人对该遗产进行分割�
李松律师认为,大儿子刘一和刘明虽在该公房居住且刘明户口在该公房内,但截止到该公房拆迁时,并未办理承租人变更手续,而承租人的认定应以在有关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为准,故刘明不能作为该公房的承租人从而享有承租房产房屋的拆迁利益�
而根据拆迁政策,拆迁补偿对象为被拆迁房产房屋的承租人或所有权人,故拆迁安置房产房屋的取得并未考虑安置人口因素,因此刘明、刘小小都无法主张因其户口在该公房内从而享有回迁安置房的房产居住使用权�
李松律师接受二儿子、三儿子的委托,将哥哥诉至法院,要求确认二人对拆迁所得的房产房屋依法享有继承权,按份共有�
【法院判决�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经�6次开庭后,最终认定该回迁安置房应属于遗产范围,判决房屋由三个儿子按份共有,每人各占三分之一�
李松律师认为,法院的判决是客观公正的,也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并且在司法实践中肯定了公房的承租权而转化的财产权益,在承租人去世后,可以作为遗产来予以继承,对此类纠纷的处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